一、工作概述
(一)资金获得情况
济源示范区2023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豫财文2022-91号文件、2023-21号文件)安排了528万元,2022年度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奖励资金(2022-78号文件)80万元,财政已全部下达。
(二)资金使用情况
1.开展2023年元宵节文艺汇演。使用中央及省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2.823万元,目前活动已开展,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2.开展文化合作社考核工作。对2022年已评为三类以上的26家文化合作社进行绩效考核,开展两次文化合作社等级评定,本年度共评选出26家文化合作社。以上考核共奖补26.6万元,资金来源为2022年度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由于财政资金收回,目前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3.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使用2022年度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奖励资金79188.36元,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4.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基层文化工作者赴浙江考察学习,使用中央及省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38008.5元,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5.打造2座文化驿站。与济源齐鲁村镇银行、济源一中合作打造集电子阅读、朗读为一体的文化驿站,使用2022年度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奖励资金2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设备报价询价,已达成初步协议,暂未执行完毕,资金未支付。下一步将积极与供应商对接,推进此项工作落地。
6.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使用中央及省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4.5万元,与中国文化报约稿三篇,宣传济源公共文化创新做法与亮点工作,目前已登刊两篇,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7.宣传贯彻《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使用中央及省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万元,组织各文化场馆、各镇(街道)开展线上有奖知识问答。暂未开展此项工作,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8.原创大型音乐剧《愚公移山》在北京首演。使用中央及省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5月27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隆重首演,资金已支付。
9.“宣讲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文化惠民进社区演出活动10场,使用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6万元,由于财政资金收回,目前暂未支付。下一步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0.开展“中原舞蹁跹”济源广场舞大赛。2023年5月,组织全市广场舞爱好者和各村社区广场舞队伍,进行动员,开展了为期2天3场的比赛活动。费用共计112520元。主要包括灯光音箱舞台大屏及现场服务、动画制作、参加省级比赛排练费及租饰品、演员化妆、获奖队伍演出费(奖金)等方面。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1.开展“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暨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2023年8月,组织全市各文化合作社、业余剧团、戏曲爱好者,开展为期6天的比赛活动。费用共计147456元,主要包括灯光音响舞台大屏、专场动画制作、主持人及化妆、评委费、小戏折子戏获奖团体演出费(奖金)等。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2.开展“翰墨丹青绘新篇”美术书法作品展。组织全市美术爱好者积极创作各类美术作品,开展美术交流活动,与焦作进行交流展临展览。费用共计1.5万元。主要包括作品画框制作、交流画页印刷等。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3.参加全省少儿艺术大赛。挑选少儿优秀节目,进行视频录制,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少儿艺术大赛,费用共计4000元,主要用于现场表演视频录制。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4.开展“大地欢歌 美丽济源”济源示范区2023年冬季村晚暨乡村文化合作社优秀节目展演。2023年12月20日在文化城大剧院进行了现场演出,费用共计13万元。艺术科和大剧院具体办理,文化馆辅助演出节目。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5.开展文化援疆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9月,组织文化志愿者到新疆火箭农场十三师和哈密市进行了文艺演出、摄影展览和文旅推介。费用共计24万元。主要演出节目包含了现代豫剧小戏、古装豫剧折子戏、歌曲、器乐、摄影作品展览等。支付了部分费用,其他的费用由于财政资金收回,暂未支付。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财政沟通,争取支持,尽快支付。
16.开展文化馆设施提升项目。济源示范区是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为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的验收,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委员会专家组初核提出的意见,对文化馆现有场所进行提升,费用共计36万元。主要包括二楼大厅形象墙和吊顶制作、三楼文化墙、四楼景观椅制作等项目。暂未支付。
17.开展2023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文艺展演,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23年开展了“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200场,2月-6月完成演出101场每场补助8000元,已支付资金808000元,8月-12月完成演出99场每场补助8000元,资金792000元暂未支付。
18.开展2023年“舞台艺术送基层”惠民演出。2023年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基层”惠民演出活动22场,2月-6月完成演出22场,每场补助10000元,已支付220000元。
19.开展2023年“戏曲进校园”惠民演出。2023年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9月-12月完成演出123场,舞台演出62场,每场补助10000元;专家授课41场,每场补助1000元;戏曲电影观摩20场,每场补助500元。资金671000元暂未支付。
(三)项目实施情况
1.开展2023年元宵节文艺汇演。为烘托节日氛围,营造喜气洋洋的年味儿,2023年春节期间,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线上同步进行直播,累计在线53万之多,创历史之最。
2.开展文化合作社考核工作。为推进文化合作社建设,2023年根据《关于乡村文化合作社运行管理的补充意见》,开展了两次文化合作社考核;4月份,开展了第二批文化合作社的等级评定工作以及2022年度文化合作社的绩效考核工作,发布《关于文化合作社考核评比情况的通报》,新评选出文化合作社9家,在5月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上对前两批三等以上文化合作社进行了授牌。10月份,开展了第三批文化合作社的等级评定工作,共25家文化合作社参与了此次考核,17家被评定为三等以上。截至2023年底,济源辖区内上等级文化合作社数量达52家,扩充了文化合作社规模。同时,积极参加全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评定,清趣园社区文化合作社等5家文化合作社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
3.举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为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业务素养,2023年5月份,组织各镇、街道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乡村文化合作社代表,在老兵工酒店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前期认真筹备,精心选择培训课程,邀请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专家教授授课,总体上提升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眼界视野、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4.组织外出考察学习。2023年11月,组织公共服务科、艺术科有关人员,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等二级机构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和负责文化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一行34人,赴浙江省杭州市考察学习先进地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先进经验。经过考察,在新型空间建设、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场所打造、数字化赋能等方面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
5.打造2座文化驿站。为提升新型空间建设数量与水平,经过前期沟通,与济源齐鲁村镇银行、济源一中达成协议,使用场地打造两座阅读功能的文化驿站。由于设备总价超出预算,目前正在与供应商磋商价格。下一步将积极与供应商对接,推进此项工作落地。
6.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符合指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指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2023年列支4.5万元,与中国文化报签订投稿协议,着重宣传济源公共文化工作的创新做法和亮点工作。
7.宣传贯彻《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为宣传贯彻《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我单位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向群众广泛科普《条例》,一方面计划组织各文化场馆、各镇(街道)开展线上有奖知识问答。目前正利用线上平台广泛宣传《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展线上有奖问答。
8.原创大型音乐剧《愚公移山》在北京首演。5月27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隆重首演。为进一步宣传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济源文化名片,我市与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愚公移山》,该剧运用歌曲、舞蹈、戏曲、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段,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线索,激励人们打造新生活,开拓新境界,阔步新时代,充分展示了“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和中华儿女图强复兴的壮志雄心。演出获得首都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9.“宣讲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我校特创作排练一台讴歌党的辉煌成就,赞美百姓美好生活的文艺节目10场,2023年11月活动开展完毕。
10.开展“中原舞蹁跹”济源广场舞大赛。本次大赛经过广泛宣传、精心筹划、赛前培训,于5月8日至9日,在文化城西广场隆重举行。共有29支队伍的作品参赛,大赛分为比赛和展演两个环节,历时两天。通过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优秀奖15个。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参加了大赛展演活动,其中舞蹈《春天》代表我市参加全市广场舞决赛,荣获一等奖。广场舞大赛在我市已成功举办12届,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示群众文艺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市实施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之一。
11.开展“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暨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8月3日至8日,2023年示范区“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暨“第四届小戏折子戏大赛”在牡丹园拉开帷幕,共选定70余个作品参加大赛。比赛共分5场,“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2场,参赛节目44个;“第四届小戏折子戏大赛”3场,参赛节目34个。赛事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展演的形式同步进行。参赛作品作品门类广、数量多、质量高。既有喜闻乐见、百听不厌的戏曲经典唱段和折子戏,又有业余团队自编自演的小戏和小品;既有婀娜多姿的艺术广场舞展演,又有民间技艺剪纸、布艺和乡创产品;豫剧、曲剧、怀梆、歌曲、歌剧、绘画、书法,应有尽有,百花齐放。
12.开展“翰墨丹青绘新篇”美术书法作品展。“翰墨丹青”美术书法作品展暨“山水遇见”——焦作、济源两地油画交流展,分别在两地进行了展览。此次交流展览是两地油画从业者近些年的初次交流,共展出两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近年创作的50余幅油画作品。通过作品的汇集,思想的对接,促进济源、焦作两地市画家技艺交流、艺术共享、共同提升。并挑选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展览比赛,济源武伟油画作品获一等奖。
13.参加全省少儿艺术大赛。在全市挑选多个优秀节目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少儿艺术大赛,其中舞蹈《飞得更高》,进入全省决赛。
14.开展“大地欢歌 美丽济源”济源示范区2023年冬季村晚暨乡村文化合作社优秀节目展演。挑选全市文化合作社和群众优秀节目进行重新编创作,于12月20日在文化城大剧院进行了隆重演出。其中舞蹈《鼓韵龙腾》被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仪式。
15.开展文化援疆志愿服务活动。9月初,在文广旅局精心组织下,精心策划了一台精彩文艺节目和50余幅优秀摄影作品,赴新疆兵团十三师慰问,演出文艺节目3场,举办济水之韵摄影展览1场,惠及边疆群众6000余人次,促进了济源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交流交融,增进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了两地文旅深度融合和共同繁荣发展。并入选全国2023年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优秀项目。
16.开展文化馆设施提升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完成了对文化馆二楼大厅正面、东西面形象墙,大厅吊顶;三楼文化墙、铁艺景观字、墙面涂漆;四楼景观椅,及楼梯间版面制作等项目,设施环境得以提升,并顺利通过了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验收。
17.开展2023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23年开展了“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200场,2月-6月完成演出101场,8月-12月完成演出99场,已全部完成。
18.开展2023年“舞台艺术送基层”惠民演出。2023年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基层”惠民演出活动22场,2月-6月完成演出22场。
19.开展2023年“戏曲进校园”惠民演出。2023年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9月-12月完成演出123场,舞台演出62场,专家授课41场,戏曲电影观摩20场。
二、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在探索文化合作社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济源示范区借鉴全省现代公共文化绩效目标考核先进经验,着力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创新,以考促进,以奖代补,逐步形成了“每年一定级、年年抓绩效”的创新模式,打造不同类别的文化合作社。一是制定政策。出台《关于乡村文化合作社运行管理的补充意见》,对文化合作社同步开展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定,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在顶层设计上谋求合作社取得更大的发展。二是开展考核。一方面对各镇和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文化合作社进行等级评定,考核结果将评选出来的文化合作社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根据结果分别进行奖补。目前已开展三批文化合作社的等级评定,共评选出上等级文化合作社52家。一方面对评上等级的文化合作社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开展自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开展考核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共计对文化合作社进行奖补达46.6万元,通过以考促进、以奖代补的方式,提升了文化合作社的服务水平,推动了文化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是政策支持。结合济源示范区文化配送工作,将文化合作社优秀节目和优秀文化资源纳入文化配送目录,通过“群众点单、合作社接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支持文化合作社发展。四是文化惠民工作得到极大提升。通过一系列的群众文化赛事活动举办,给予了广大艺术爱好者更为广阔的平台,使用所学所好能够广泛传播,展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给予了基层群众优秀文化成果共享,在观看节目参与活动的同时,有效地感受到优秀文艺的魅力,激发了共享共建的热情,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五是文化外宣形象得以提升。通过项目实施,参加全省比赛和参加全国展演活动,特别是获得全省一等奖,节目被推荐参加全国活动,被评选为全国优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济源示范区的对外形象,将济源的社会发展、城市精神、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进行了有力宣传。音乐剧《愚公移山》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专题报道和采访,产生极大影响力与传播度。六是文化文艺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促使广大的文艺爱好者素质进行提升,自发自觉地组织团队和建立专业队伍,参加每个活动中来,爱好者们团队意识有效增强,基层文化文艺队伍进一步扩大,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和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全民艺术普及也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