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210/2021-00139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7月16日
标  题:
​ 关于对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13号件的答复
关于对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13号件的答复

梁硕、段建军、李欣欣、范亚娟、段验军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开发济源文旅特色产品”的建议已收悉。近年来,济源积极鼓励、引导文旅企业开展济源文旅特色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作,在天坛砚、卢仝茶为代表的传统文创产品依然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愚公移山纪念品、金银饰品等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同时,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推介活动,让济源的企业、产品“走出去”,通过非遗项目的产业化,使其“活化”为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济源礼物”受到市场青睐和消费者的喜爱

一、近年来开发形成的主要文创产品系列

 1.天坛砚系列文创产品   

天坛砚,亦称盘谷砚,始制于唐、兴盛于清,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曾获中国文房四宝十大名砚,中国文房四宝行业金奖,河南省名牌工艺美术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老字号等数十项奖励和荣誉。目前主要生产企业包括:4个天坛砚大师工作室和济源市文宝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济源市张书碧盘谷砚工作室等20多家制砚企业。

2.愚公移山”系列文创产品

   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原发地,以愚公移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主要包括济源市世纪虹广告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第六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意研发的《愚公移山》炭雕赏盘系列、骨雕石雕系列、银简及办公用品和济源王屋山品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愚公移山系列根雕作品。

3.金银饰品系列文创产品

济源是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白银年产量达3600吨,豫光、万洋、金利等大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发展银饰加工前景广阔。济源市万洋金银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是白银深加工企业。公司所生产产品均采用国标一号银,白银纯度达到99.99%,目前可生产白银开发、研制、生产、定制加工银条、银章、元宝、摆件、吊坠、手镯、餐饮具等数种规格系列金银制品。

4.卢仝茶系列文创产品

济源市卢仝茶业有限公司(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茶文化,对现有卢仝茶园进行整合改造,建设景观温室大棚,并依托茶文化、孝道文化、国学教育打造亲子互动教育体验基地、茶文化体验基地、国学教育基地。济源坤彤陶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意研发的卢仝家珍养生茶具、酒具、餐具市场反响良好。主要产品有:“卢仝家珍”养生壶系列、王屋山紫砂养生壶系列、茶仙卢仝煎茶茶具等 。      

二、利用各种平台,引导企业提升文旅产品品牌效应

创新是产品升级的内在要求,宣传是产品品牌效益形成的重要手段。为此,济源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利用各种平台,组织文旅企业进行参展,开阔眼界,创新思维,扩大产品宣传,不断提升产品品牌效应。4月2日,组织白银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加河南省文化旅游消费季暨第五届河洛文化大集活动;5月16日,组织天坛山冬凌茶专业合作社、可玲剪纸文化有限公司、沁园巧珍砚台商行、王屋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参加济源山地马拉松大赛;利用6月21日举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邀请30余家媒体,扩大白银产品宣传力度,为白银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组织重点文旅企业参加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品博览会等等。同时抓住利好政策,对重点文旅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加快文旅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结合非遗项目,加强文化和旅游产品融合

近年来,文旅局依照非遗法规定,一方面要求各镇、办,深入挖掘本辖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文创产品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另一方面每年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发放一定的奖补资金,积极申请项目专项资金,扩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创新,鼓励引导传承人研发新产品,将更多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目前,济源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2项(含已公示未形成正式文件的2个项目),市级65项,天坛砚、土馍、冬凌茶等已成为济源特色文旅产品。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6633180

联系人:颜文奇  6633180

抄  送:市人大选工委25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电话:0391-6633180

地址: 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3216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60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