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210/2024-00139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1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188号建议的回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188号建议的回复

杨海峰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济源市文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拍摄济源国宝档案的建议已收悉,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现答复如下:

济源境内有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周、秦、汉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古代木构建筑数量之多、年代之久为全省之冠,被专家誉为“中原地区宋、金、元、明、清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境内济渎庙、阳台宫、奉先观、大明寺等古代建筑精品以及各类文化遗存遗迹3000处以上,被国家、省、市政府确认登录900余处,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38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一、编印《济源国保档案》画册

以图文形式重点展示济渎庙、阳台宫、奉仙馆、大明寺、轵国故城、延庆寺舍利塔、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轵城关帝庙、二仙庙、盘谷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保单位不仅代表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还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进一步挖掘和宣传文保单位的文化内涵,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二、完善文物基础工作

2021年济源8处市保和普查点升级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积极完善文物四有档案,完善文保单位标志牌,并进行革命文物调研。

三、开展文物保护工程

积极申请上级资金2000余万元。累计实施了10余项重大工程。包括柴庄延庆寺塔抢险修缮工程、二仙庙保护修缮工程、柴庄延庆寺塔安防工程、迎恩宫安全防范工程等10余项各级文物保护修缮及安防工程。

四、提高文物安全保障

为全市40余处古建筑配置了240套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做好日常文物安全检查排查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文物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了文物建筑展示利用水平,促进了文物事业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大文物宣传力度

利用济源文旅官方微信推出“济源文物故事”系列推文,同时积极申请资金,用于对国保单位的专题拍摄,并将拍摄成果进行最大化宣传推广,讲好济源文物故事。

再次感谢您对济源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7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电话:0391-6633180

地址: 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3216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60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