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济源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指示精神,持续推动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按照《书香河南建设实施方案》(豫发〔2022〕28号)《书香河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豫发〔2023〕41号)《书香河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豫宣通〔2024〕17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大力推动书香济源建设,基本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阅读内容更加凝神铸魂,阅读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公共阅读设施更加便民惠民,阅读服务方式更加高效便捷,形成了浓厚学习氛围。
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
一是大力谋划推动。根据近年来书香河南建设部署的要求,济源示范区高度重视,宣传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书香济源建设方案,大力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建立工作机制。为切实推动工作开展,组建书香济源建设工作专班并制定专班工作规则,明确专班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工作机制等,定期召开会议,建立工作台账,确保书香济源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持续推动开展。立足济源实际,制定了《书香济源建设实施方案》,以“六有标准”“六大工程”为引领,每年侧重不同重点着力推动书香济源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走深走实。
二、打造阵地,完善阅读体系
一是全面启动“打造一个书店、点亮一座城市”工程。济源市新华书店发挥图书发行主渠道作用,完成了1000平方米以上门店升级规划,积极打造图书销售、文创产品、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卖场。推动实体书店进校园建设,目前已建成校园书店2家,正在建设1家。推动“馆店融合”建设,成为免费借阅、销售为一体的融合性门店。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与云书网、百姓文化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平台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运营。目前济源百姓文化云平台注册人数达14.73余万人次,其中最美读书声及好书推荐资源175个,发布直播115场。二是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把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相结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文化室、远程教育等资源平台融合、共建共用。对已建成的25个数字书屋进行升级改造,对其他农家书屋分期分批推进,实现我区农家书屋数字化全覆盖。三是强化实体阅读空间打造。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立职工书屋、阅览室等阅读场所260个,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16个镇、街道建成图书馆分馆,在城区建成城市书房5个,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设置图书阅览区域,发展“书店+”新业态,漾space、尚书房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实体书店成为城市新的网红打卡地。通过24小时自助图书设备、线上图书馆、公园阅读角、社区文化驿站等场所的建设,“15分钟阅读文化圈”基本形成。四是宣传拓展书香河南数字阅读网络空间。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电子屏、宣传栏等媒介,宣传书香河南阅读平台,充分发挥书香河南数字阅读平台的优势,用好用活书香河南数字阅读平台,将电子阅读设备安装在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同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向公众宣传平台免费阅读、收听、收藏、下载等内容及功能,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开展活动,引导全民参与
一是举办世界读书日宣传周活动。每年举办示范区“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开展世界读书日和世界版权日宣传活动,以城市灯光秀的形式对全民阅读、版权保护和“绿书签行动”等内容进行了宣传,并在在新闻媒体、社会层面、网上网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二是着力打造品牌活动。大力推动书香济源建设,着力打造阅读品牌,开展了全民阅读“七进”“好书月享”、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家庭亲子阅读、最美读书声、愚公大讲堂、职工悦读等主题阅读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带动性。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开展活动。在阅读活动中,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进行亲子阅读示范基地和书香家庭评选,开展“书香飘万家 共筑强国梦”亲子阅读和“读经典 颂清廉 亲子阅读”视频征集活动,已展播20期,有200余家庭参与活动。针对残疾人群体,积极开展残疾人基本阅读保障专项行动,依托济源市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有盲文书籍500余册、有声读物300余件、智能听书机50部,联合市图书馆坚持开展“书香助残”志愿服务,建立视障人士档案,设置残障阅览专区,并定期开展送书回访等活动,切实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济源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图书阅览室,藏书1500余册,其中盲文书籍100余本,提供多元化服务。三是投入资金8万元,共建立8个残疾人文化进社区(乡村)项目实施点,购置图书5000余册,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书香济源建设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阵地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活动方式,激发干部职工的阅读意愿和热情,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济源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滋养。
感谢您对济源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