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文创消费赋能文旅产业,建设高品质‘时尚济源’”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区域协调机制
搭建洛济文创交流平台,与洛阳文旅加强合作,联合研发爆款文创产品,建立两地文创产品双城联销机制,提升消费吸引力。目前,济源白银制品在应天门博物馆、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洛阳规划馆四处文创商店上架销售。
(二)营销推广持续发力。通过文旅展会、节事活动、新媒体等渠道推广济源本地文创产品。4月9日,在2025年第十九届王屋山旅游节上设立文创市集,搭建文创产品展销平台,活动现场通过新媒体矩阵加强宣传推广;5月19日,组织济源文创企业参加2025年第三十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暨中部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助力济源文旅、文创企业宣传推广;5月22日,协调文旅企业和文创企业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推动文创企业交流展出和学习;组织景区和文旅企业于7月16日参加湖南省长沙市马栏山“智创文旅 数启未来”活动,推动文旅企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
二、下步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塑造文旅品牌工作列入“1+5+N”工作格局,成立了塑造文旅品牌专班,围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开展如下工作:
(一)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IP。一是深挖王屋山、济水、愚公移山精神等独特文化基因,重新梳理和构建济源城市和文旅的主IP。以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以科技赋能、创意赋能,打造“山水文化名城,宜居旅游城市”。二是在沿黄片区,聚焦小浪底、黄河三峡资源和地貌优势,打造“北方千岛湖”生态文化IP;在沿太行片区,融合太行山生态文化和五龙口野生动物资源,打造“太行猕猴王国”IP;在城市片区,依托奉仙观、大明寺、延庆寺等文保单位资源,打造“文物古建”IP;以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中国山地马拉松赛、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济源站)暨“行走是吾乡”河南省自行车公开赛等精品体育赛事为核心,塑造“运动之城·活力济源”IP;放大白银产业吸附功能,打造“中国银都”IP。
(二)大力开发文创产品。一是以王屋山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聚焦济源重点景区和资源特色,打造王屋小愚、卡通猕猴、三峡精灵等系列文旅吉祥物,开发表情包、文创周边等产品增强互动传;聚焦博物馆资源,加大文物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二是加强区域联动。搭建洛济文创交流平台,联合研发爆款文创产品,建立两地文创产品双城联销机制,提升消费吸引力。
(三)推动文创企业交流学习。一是定期组织文创企业座谈会,邀请省内外优秀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及行业专家分享经验,探讨市场趋势与产品创新方向。二是组织本地企业赴洛阳、开封等文创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品牌运营、IP开发及产业链整合经验,推动跨界合作。三是推动企业交流合作,鼓励济源文创企业设计、渠道、技术等资源互通,并根据情况联合高校举办创意大赛,挖掘优秀人才与项目。
(四)壮大文创人才队伍。一是加大文旅系统人才引进力度。依据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和示范区人社局的人才引进相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积极申报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文艺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同时,鼓励文旅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做好人才规划,强化文创产业人才培训、学习力度,根据发展方向,加大设计、文创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助力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