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李庆军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洛济一体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融合发展,打造洛济一体化旅游目的地的提案》紧扣当前区域协同发展大势,对促进济源、洛阳两地文旅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品牌共塑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单位高度重视您的提案,经与交通局沟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化旅行社渠道合作,精准开拓洛阳市场。与洛阳市旅行社业协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组织洛阳50家重点旅行社完成对王屋山、五龙口、济渎庙、那些年小镇的全线考察。基于考察成果,设计并推出“五龙口+济渎庙”精品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一日畅游的便捷选择,有效打开了洛阳客源市场,实现了游客输送量的显著提升。将洛阳二里头遗址、龙门石窟与济源济渎庙、阳台宫串联起来,精心策划“华夏文明探源之旅”;整合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与王屋山地质公园,打造“大河安澜·生态奇迹”研学线路。精心设计“周末游黄金环线”,满足游客周末短途旅游需求。开辟“洛阳应天门—济源五龙口”“参佛白马寺,悟道王屋山”“洛阳黛眉山—济源黄河三峡”等线路。推出四季主题产品,根据洛济不同季节特色,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
聚焦研学及红色教培领域,深挖洛济两地教育资源与红色文化精髓,吸引15000余名洛阳学子赴那些年小镇旅游度假区、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促进区域间文旅协同发展。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两地宣传互动。积极对接集团各景区景点加入“一码游洛阳”相关工作,深化智慧文旅合作,共同构建洛济文旅融合新生态。充分利用两地官方新媒体矩阵、省级大型旅游展会及推介活动等平台,向当地旅行社、媒体、游客宣传洛济文旅融合的特色产品与线路,策划实施系列文旅宣传互推活动。
三、创新推进洛济文旅融合。济源白银制品在应天门博物馆、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洛阳规划馆四处文创商店上架销售;在王屋山旅游节和济源文旅济南推介会上,邀请洛阳文旅企业及旅行社协会专项推介。洛阳与济源两地文旅部门通过“双城联动”宣传模式,提前策划“洛济共韵,大河同辉”主题活动及泥沙瀑布、最佳观瀑期、黄河摄影展、黄河流鱼等营销话题,联合央视、省级媒体100余次报道小浪底调水调沙现场震撼场面,吸引全国众多游客齐聚济源、洛阳。
依托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传播优势,通过诗词诵读+短视频代入、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实地打卡+话题互动等一系列“云端+指尖”的模式,在微博、抖音直播、视频号等全平台矩阵,形成二次传播,成功塑造“黄河小浪底”文旅IP,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5000万次,新媒体平台话题阅读量突破1亿人次,打造河南文旅暑期亮点产品。同时,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有效带动了王屋山、五龙口、洛邑古城等周边景区客流增长30%以上,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
下一步,将在洛阳文旅集团设置洛济文旅融合联络站,拟派出济源文广旅局班子一名、文旅集团中层干部一名、工作人员两名,常驻洛阳,靠前对接资源、实质开展合作,实现引客入济、引资入济。
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已批复,我局正在配合发改部门继续推进前期手续办理,计划下半年全面开工建设。
S240东移济洛快速通道目前可研、初步设计已批复,正在积极破解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同时研究分段实施方案,适时向示范区管委会汇报,争取早日落地实施。
多次赴洛阳交通部门沟通对接开通济洛旅游公交相关事宜,就具体线路、运营模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目前正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积极争取两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推动洛济融合发展和交旅深度融合,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计划分年度分批次对普通公路按照旅游公路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因地制宜设置观景台、驿站等配套设施,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带动沿线群众增收。
再次感谢您对洛济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建议!我们坚信,在您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下,洛济一体化旅游目的地将成为展示中原文化、彰显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下一步,我们将以提案办理为契机,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文旅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