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210/2025-00131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1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1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12号提案的答复

李景雯、任联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沉浸式情景剧为笔,绘济源文旅新画卷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打造多元场景,升级沉浸式演艺体验

文广旅局锚定“建设创新性场景、打造年轻化业态”目标,在王屋山、五龙口等景区构建差异化沉浸式演艺矩阵。

王屋山景区推出“神仙天团”NPC巡演,将文化元素融入角色扮演,游客可与“太乙真人”“李白”等NPC互动对话;总仙宫前上演黄帝祭天沉浸式演出,以宏大场景复现上古祭祀仪式;创新“AI科技+传统文化”模式,推出“赛博寻仙记”主题游,引进AI机器人“小愚”;王屋老街策划君子六艺、非遗手作等活动,夜间结合电音派对与文艺表演,形成“白+黑”全天候沉浸体验。五龙口景区以西游记为主题,精心打造西游主题墙绘村,拓展文旅融合边界,创新打造“西游仙魔团”,以巡游活动为主,结合猕猴特色设计互动剧情,增强游客参与感,提升游客体验感。那些年小镇旅游度假区依托思礼镇卢仝茶园、南坪十八院,开发研学课程,融合茶文化、国学教育、农耕体验等,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空间。

二、深挖文化基因,赋能故事创作与非遗活化

重视济源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组建专业演艺团队,围绕济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故事创作与非遗活化工作。

演艺团队深挖地域文化基因,成功创排了《济水的传说》《卢仝邂逅韩文公》《王屋行》《三贤耀阳台》等多部原创舞台剧;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演艺深度融合,将独具特色的“王屋琴书”作为重要文化元素融入景区演艺场景;精选豫剧经典唱段及川剧“变脸”等观赏性强的传统曲艺类节目,在沉浸式演出及节庆活动中常态化呈现。

三、强化品牌营销,构建全域传播网络

文广旅局锚定“强化引流式传播、塑造目的地品牌”目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全域传播体系。

线上以引流为主,一是OTA深度合作,加强与携程、同程、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组合产品,利用平台大数据定向推送至亲子研学、银发康养等客群;二是重视网络自媒体,邀请达人创作短视频,结合济源文旅特色内容,强化文化深度传播。线下以整合推广为主,一是以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精心策划并举办系列主题节庆活动,以活动聚人气、带流量;二是加快推进洛济文旅融合,与洛阳文旅集团、洛阳旅行社业协会等达成合作意向,推出洛济精品旅游线路,加强跨区域文旅融合;三是“走出去”,在重点客源地进行济源文旅推介,多种形式展示济源文旅资源与产品,提升目的地知名度;四是联合高铁、机场、大型商超等高人流场所,投放济源文旅主题广告,设置宣传展架与大型广告牌,强化城市形象宣传推广。

下一步,文广旅局将持续深耕济源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优化演艺内容,创新宣传推广形式,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57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电话:0391-6633180

地址: 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3216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60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