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济源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元年,上半年,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助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不断推动济源文旅转型升级。在5月11日召开的省文化旅游大会上,济源荣获三项荣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济源市王屋山文化旅游区作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企业分别被通报表扬。
一、上半年工作落实情况
强力做好文旅市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一是推动复工复产。13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1家已复工,伊利乳业景区提升改造、泰山革命纪念馆为室内场馆暂未开放,全部20家旅行社10家分社40家门市部中,21家已复工,全部5家星级酒店已复工。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和娱乐场所也均已复工。二是按照行业监管责任分工,明确防控任务,督促文旅企业和单位做到领导小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防控措施“四到位”。景区限量开放,只开放室外区域,游客须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实名制购票登记、保持间距。旅行社严禁接待境外游客,组织和接待跨省团队。三是出台《济源示范区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安排文旅发展专项财政预算1000万,通过奖补资金、金融政策、项目建设支持等,助力企业脱困。退发旅行社质保金160万。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酒店减免2月3月保险、税收,缓缴水费气费,电费优惠。四是选派6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防疫第一线,支援沁园街道、济水街道、北海街道、玉泉街道等基层防疫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党员捐款,系统300余名党员群众通过多渠道捐款达53000余元。
(二)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推进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新改建旅游厕所14座,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旅游厕所建设奖补资金46万元。二是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被确定为2020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十大工程之一,入选2020年河南省农业政策性金融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备选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本级储备。三是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修订《全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方案》,对全市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进行实地调研,完善建设方案;对全市1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硬件情况和图书数量、质量进行统计汇总,分层次召开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图书馆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建设工作。四是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通过实地调研各镇办文化站,与各镇办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座谈,与相关公司进行沟通,拟定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项目规划方案;同时,与市文化馆结合,做好招投标相关准备工作。
(三)创新做好文旅营销、文艺工作
一是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济源站)暨济源文旅行业复产发布会”,省内60余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了报道,两天时间全网全平台传播量达到1131.2179万。二是聚焦央视,参与河南省文旅厅统筹的《老家河南》宣传视频投放项目,在CCTV-1和CCTV-13《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今日说法》《新闻30分》栏目前后推出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画面,在央视全年播放频次达到459次,形成刷屏之势。三是完成廉政豫剧《青石湾》生活排练,完成大型现代豫剧《挑山的女人》首演,复排大型廉政豫剧《金殿风云》,完成“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演出任务60场。四是发动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征集文艺作品150余件,创作戏曲、歌曲、快板、朗诵、小戏、小品等短视频节目40余个,编排、录制了一系列和抗疫情况有关的文艺创作短视频32条,累计播放量7万余次,鼓舞群众抗疫斗志,凝聚群众抗疫合力,弘扬正能量。
(四)做好广播电视播出工作
一是营造宣传氛围,开展广播电视节目“众志成城 共同战役”公益展播活动;深化扶贫政策宣传,开设专栏,讲好扶贫故事,传播扶贫好声音;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氛围,做好精准宣传、深度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关注度、知晓率。二是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已进入质保维护阶段,济源用户达9242户。
(五)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单位的联网监控平台建设,制定出台济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二是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仙庙修缮方案设计,推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姚汤帝庙、迎恩宫及南天门维修工程;有序推进柴庄遗址保护研究,对接省里准备启动原城遗址调查勘探工作。三是跟踪做好“愚公移山神话”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工作,启动济水文化申遗研讨工作;四是做好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文物调查勘探,做好建设项目中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和建业桂园项目考古发掘工作;五是做好紫微宫遗址保护前期工作,开始编制紫微宫遗址保护方案。
(六)扎实做好安全监管、平安生产工作
一是与示范区各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签订《2020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明确零死亡事故、零消防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构建旅游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二是在清明节、五一、及重要节庆活动前,联合安监局、质监局等职能部门,深入各文旅企业进行督导检查。三是提前开展各旅游景区汛前安全检查,并分别对各单位汛期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整改完善安全隐患,确保汛期安全。四是开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治理,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共出动执法车辆37台次,人员152人次,对100余家商家进行了集中整治,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劝导老百姓拆除私自安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5套,确保示范区内没有擅自设置卫星地面设施接收和传播未经批准落地的境外电视频道,无境外反宣、暴恐等有害节目通过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向宾馆酒店传输境外电视节目。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疫情影响,文化馆、图书馆两馆总分馆建设进度较慢、文化馆部分老旧舞台设施无法更换,下半年需加快进度、申请维修基金。二是济源市“十四五(2021-202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5年)及黄河文化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编制尚未启动,此项经费未列入全市财政预算,还需尽快研究解决编制经费,以开展规划招投标及编制工作。三是由于宣传经费大幅缩减,多项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和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建议政府财政能对宣传推广经费给予倾斜,提振文旅市场,用济源文旅的超重力宣传撬动高质量发展。四是文旅干部人才配置仍需加强,建议通过市场办法、经济手段,引进外来人才,实现跨界合作,解决智力支撑和经营管理的问题,提高一线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进度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将于六月底重新启动“舞台艺术,送基层”、“理论宣讲直通车”活动,启动2020年度戏曲进校园活动。三是推动济源首届戏剧大赛,对扶贫豫剧《山路弯弯》进行加工提高,并积极推荐其参加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谋划反映黄河文化的红色题材豫剧《留庄民兵营》,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四是推进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相关工作,谋划太行山国际徒步穿越大会,做好各项宣传项目投放工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同时推进淮阳结对帮扶宣传工作。
(二)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开展济源市“十四五(2021-202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5年)及黄河文化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改革事项台账任务。二是做好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申报推荐工作。三是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土地预审,启动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根据调研情况细化建设方案,确保年底前在16个镇(街道)建设符合标准的图书分馆,并选取10个人流量较大的村(居、社区)建设基层服务点,初步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图书馆分馆网络。五是推动黄帝祭天、济水文化产业园、原城遗址公园等16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六是提速小浪底北岸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王屋山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七是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试点市建设,尽快完成招投标相关工作,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构建市、镇、村三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是继续做好文物保护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柴庄延庆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立项,完成延庆寺修缮保护工程、南姚汤帝庙、北勋石佛寺二期修缮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做好南姚关帝庙修缮保护工程监管工作;二是完成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资料上报工作,推进二仙庙、南姚关帝庙修缮保护资金申请工作,指导王屋山文物保护研究所制作上报迎恩宫、南天门修缮保护工程的招标控制价的评审工作,推进《奉仙观文物保护规划》《柴庄延庆寺塔文物保护规划》上报政府公布实施等工作;三是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利用宣传工作,继续着力提升博物馆陈展及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全市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四是办好济水文化研讨会,提升济水历史文化研究水平,保护传承弘扬好济水文化。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