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210/2021-00151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03日
标  题:
​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的通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的通知

各镇(街道)宣传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对济源示范区黄河流域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资源进行科学、准确、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存续状况,完善非遗档案建设,培养锻炼工作队伍,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

此次调查的范围以济源示范区国家、省、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调查重点,同时对目前还未列入名录的非遗资源进行调查。

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调查内容:项目名称、编号、类别、实践方式和特征、流布区域、传承脉络、文化意义及社会功能等基本情况;重点调查当前的存续状况和下一步保护措施。

非遗资源的调查内容:资源名称、类别、简介等基本情况;重点调查当前的存续状况。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填报调查登记表。各镇、街道依据各自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附件1),组建专业能力过硬、责任心强的工作队伍,广泛吸纳本地学术力量参与,深入实地调查,认真填写《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调查登记表》(附件2)。

同时,结合正在申报的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情况,认真填写《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登记表》(附件3)。

每个非遗项目和非遗资源要提交不少于10张有代表性的近期照片,以及图片使用授权书。图片应表现该项目现状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反映该项目主要内容、价值和特点、作用、传承过程、相关实物(工具、制品、作品等)及文化场所。照片要求:下方显示照片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相关人员、画面内容等),分辨率1800以上,JPG格式,大小5M以内,不能有水印。

以上工作内容和电子版,请于7月31日前报送。

调查结束后,要形成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地区基本情况,非遗保护基本情况,组织机构措施,调查工作机制,调查范围及统计情况,调查任务及目标完成情况,传承人情况(传承人保护措施,传承人数量统计,年龄状况统计分析,传承人增加或者减少数据分析等),保护资金状况(保护资金来源,资金额度,资金投入方式等)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等,并于8月10日前完成报送。

以上内容统一报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科,联系人:梁艳玲,电子邮箱:jyfbzx@126.com

(二)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在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田野调查,确保调查工作安全。坚持案头工作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档案成果,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三)调查工作应提前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充分尊重相关社区、传承人群的风俗习惯和权利。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资源存续状况进行判定时,要实事求是并得到相关社区和传承人群的认可。


附件:1.济源示范区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统计表

   2.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调查登记表

            3.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登记表




                                                                                                                                                                                                                                                                                      2021年7月15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电话:0391-6633180

地址: 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3216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60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