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文广旅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文旅企业:
当前济源正值主汛期和暑期旅游高峰期叠加阶段。据气象预测,7—8月济源降水总体偏多,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事件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安全事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部署,加强文旅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文旅行业安全度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压实责任
文旅部门各单位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摒弃麻痹大意思想,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力量准备、组织准备,严格落实“123”和“321”防汛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和联防联动,健全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联防责任制。各单位要靠前指挥,压实本领域监管责任,防汛责任人要上岗到位,亲自巡查、亲自监督、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防守,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制定具体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文旅企业要严格落实法人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预警等关键信息及时通达,应急行动快速有力。
二、加强风险研判,强化预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省际间信息共享和会商联动,针对主要交通干道、旅游景点等,递进式开展气象预报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着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和预警提前量,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为文旅部门滚动提供最新气象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文旅部门要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形势,通过官网、交通广播、公众号等媒体矩阵,推送天气、道路、交通等情况;要高度关注山岳型景区和涉水景区的防汛和紧急避险、特种设备在不良天候下运行情况和景区小交通的安全,遇到强降雨和极端恶劣天气,要及时果断采取临时关闭景区、人员劝返等措施,并做好游客疏散避险,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旅游景区和文旅企业要结合实际建设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主动准确掌握暴雨、雷暴大风等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加强文旅产品和项目的安全提示和风险警示,在第一时间发布旅游安全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游客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变更旅游行程。
三、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应急处置
旅游景区和文旅企业要扎实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要通过设立警示标语、警戒线、围挡等警示标志和阻隔设施,防范因强降雨引发的道路交通、溺水淹亡、地质灾害等各类涉文旅安全事故;要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在新建、改建、扩建时严格实行雷电防护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从源头上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要做好雷电防护装置的巡查和维护,严格执行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防雷安全隐患;要强化旅游包车管理,加强对漂流、游船、玻璃栈道、缆车、索道、过山车、网红桥、攀岩等高风险项目,景区临水临崖路段、栈道、观景台等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巡查;涉山涉水景区要加强对游客的巡查排查,通过广播、电子屏、手机客户端推送景区天气情况、道路情况及游客注意事项,根据需要启动应急响应,及时采取关停等有效措施,并有序转移游客撤离,做到不漏一人。文旅部门要深入基层,联合相关部门对A级景区、文旅企业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和督导应急演练,重点检查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等,对于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及时整改;要根据风险研判结果,在易发生险情地域设置抢险救援力量,对于风险较大的地段,提前转移人员到安全地带。
四、严格值班值守,强化信息报送
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相关责任人要在岗在位,确保遇到情况能及时应对。要结合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流程明晰、责任明确、措施严密、处置稳妥、善后得当。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高效、科学、有序处置,并及时报告,不得瞒报、迟报、漏报,确保信息顺畅,应急响应及时有效,保障游客安全。
特此通知。
济源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济源示范区气象局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