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根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司法局工作要求,现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4月18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文广旅系统各项工作,结合文广旅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增强法治理念,强化组织保障
1.强化法治工作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省委瞄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要求部署,立足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新定位,根据济源示范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调整文广旅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党组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和法治工作汇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和依法行政工作考察等制度。
2.深化法治建设理念。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各党支部学习内容,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全年安排领导班子会议会前学法不少于4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严格落实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以及文化、广电、旅游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3.健全法治工作机制。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纳入对各单位、机关科室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各单位要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参与市级各类法治示范点创建活动,认真部署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尊重并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真处理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台账标准化管理。
4.加强内部依法治理。加强对职能转变、制度建设、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执法、矛盾调处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完善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对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队伍的培养和储备,积极邀请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单位重要事务的事前论证、事中跟进、事后评估,并听取相关意见。各单位要强化依法治理意识,健全内部管理、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监督问责等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及时报送各类法治工作信息。
5.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济源示范区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合法性审查和清理等工作。
二、全面履行职能,优化政务服务
6.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河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济源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重大决策范围、事项和规程,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集体讨论等操作程序,切实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
7.全面履行法定职能。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及时更新完善文广旅局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权力事项、部门职责、职责边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等,切实规范政府职责边界,确保政府职能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根据“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对等”的原则,在权责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监管职责,着力构建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层级关系,防止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现象。
8.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切实做好济源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的运行维护,办件按时接收办结,做好“一网通办”审批文书的规范化、标准化,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一网通办”审批效能。做好“一网通办”审批宣传推广,倡导群众转变办事思维。进一步做好“两法衔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电子监察,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9.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落实非强制手段优选适用原则,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把优化服务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方式,加大对文广旅市场的行政指导力度。探索推进行政指导融入依法实施从轻、减轻和不予行政处罚行为,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常态化。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执法全过程公开透明
10.建立审批监管联动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审批、监管和综合执法信息互通、协同联动,防止失位缺位。及时收取审批结果信息,对已审批主体开展监管活动。积极参与案卷评查、“放管服”督察等活动,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审管联动制度建设,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11.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以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为抓手,防范封堵与源头管控相结合,全面净化社会环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保护,重点抓好校园周边市场集中整治。依法规范旅游经营秩序。开展净化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销售、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行为,坚决查处取缔非法广播电台。加强对播出机构、互联网电视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举报监督体系。
1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充分利用执法公示平台,做好“三项制度”落实工作。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化,推进执法技术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服务水平。提升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立卷水平,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案卷抽查评审活动,推进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抽样核查和跟踪回访。
13.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事项管理和运行维护,充分利用河南省市场监管平台,完善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推进随机抽查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加强文化广电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用好“两法衔接”平台,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两法衔接”工作的能力。
四、制定普法宣传规划,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4.落实法治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年度法治培训计划,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法治课,作学法表率。局机关党组中心组和各单位(党支部)每年开展4次集中学法活动,坚持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参训率达100%。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述职中要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形成书面报告,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15.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15)》等通知要求,制定文广旅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持续深入,深化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戏剧艺术发展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和艺校等单位进一步充实优化法治文化内容,开展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品牌化的法治文化服务项目。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教育场馆、法治活动街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争创省、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充分围绕利用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旅游日、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
17.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积极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把法治题材纳入舞台艺术创作演出,打造一批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具有济源方言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的法治文化新形式,引导公众参与互动。积极组织参加全省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与活动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