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生
李培生是安徽无为人,1997年应聘到黄山风景区工作的时候23岁,最初做检票,后来做路段保洁。两年后,自愿转岗成为放绳工,这份工作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拣拾随风落向山谷的塑料袋、游客掉下的物品。
目前,黄山风景区共有18位放绳工,李培生是其中一位。他和搭档两人一组肩挎绳索,在各自的片区巡查,平均每人每天放绳作业4到5次,而他们作业的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
在黄山风景区所有放绳工中,李培生是公认功夫最好的一位,但他也有过失手的时候。经过专业训练和实地操作之后,李培生对这份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在峭壁上行走自如。在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放绳七八次,上下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对体力和耐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20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胡 晓 春
胡晓春是黄山迎客松的第19任守松人。自1981年开始,黄山风景区按照“一树一策”的理念,设立了迎客松保护团队和守松人,迎客松成为世界上唯一由专人守护的松树。2010年,胡晓春加入专门保护迎客松的团队,通过考核选拔,他担任第18任守松人的B岗,一年之后,正式成为第19任守松人。
每年,他都有300多天吃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因为迎客松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守松人的守护工作需要细致入微。每天早上六点半,胡晓春便开始第一次对迎客松的巡查,之后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查,并将巡查情况写进《迎客松日记》。
自担任守松人以来,他共记录了70多本,大概140万字左右。一个人守护一棵松,一守就是12年。这是“中国好人”胡晓春的故事。
济源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
9月1日下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愚公剧场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局机关各科室和二级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深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了“中国好人”可贵的精神品质,大家纷纷表示要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和家庭的好成员。
济渎文物保护研究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
学习重要回信精神
8月30日,济渎文物保护研究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领会感悟“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们贵在平凡的精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默默付出,平凡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贵在力行,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实事,办的是温暖他人的好事;贵在坚守,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做事、潜心干事,在执着坚守中迸发出耀眼的道德光芒;贵在情真,对家人、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满怀朴素而深沉的爱,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济源市戏剧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 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
8月31日下午,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广大干部职工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立足自身岗位,充分利用“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活动空隙,在党支部书记赵立才同志的带领下,组织演职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
通过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领会感悟“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党员干部及全体演职员工纷纷表示:从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中吸取力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今后更要做好戏曲人该有的职责和责任,努力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好戏曲人的引领作用;诠释好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的丰富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演好戏、唱好戏,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来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