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亮点工作
一是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强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制度建设、设施投入、活动开展、长效机制等各项工作,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的全面验收,2月,文化和旅游部对济源命名、授牌。
二是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景观全域优化、服务全域配套、管理全域覆盖、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城乡一体 产城融合”的济源全域旅游模式。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济源荣耀上榜。10月,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去看不一样的济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布会。
三是创新提升公共服务体系。计划总投资11.8亿元,启动济源2019年“十大工程”之一的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完成镇级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推动全市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落实村级文化管理员的财政补助政策;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建设了16个文化分馆和6个图书分馆;推进文化馆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文化馆理事会挂牌成立;荣获2018年度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县级第一;全域布局玉泉“农业+旅游”、邵原“扶贫+旅游”等8个旅游融合示范区,黄河人家、石板沟等8家通景公路沿线旅游驿站,火车站、汽车站等10家旅游咨询服务站;设置全域全景图53处、旅游标识标牌400余处;建设完善了旅游业运行监测平台;智慧游客服务APP全面投用;指导我市8家3A级以上景区开发支付宝、微信双端小程序,王屋山风景区成功评上河南省三钻级智慧景区。
四是闪亮上新一批精品文旅项目。以全新出台的《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为引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成投资近10亿元,推动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建设,王屋老街5月1日开业,单日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小十方精品酒店、小有洞天民宿7月、9月开业迎宾,广受全国高端游客欢迎,吸引河南省民宿和精品酒店协会成立仪式、王屋山民宿学院成立仪式等重大活动在此举办,王屋山天坛顶全新迎客;完成投资2.15亿,高水平推进济水源综合开发,济渎花园(牡丹园)4月20日免费开园,单日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完成投资3亿元,那些年·小镇二期全新开业,吸引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片区培训班在此举办;黄河三峡的365米全国首座跨黄河玻璃吊桥5月1日迎客,迅速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承留镇花石村成为全国特色乡村旅游的亮点,邵原娲皇谷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典范案例;济源A级景区、乡村旅游全面提质升级发展,吸引全省A级景区质量提升暨乡村旅游现场会在济源召开。成功招商签约篮球小镇、万佛山民俗小镇、济源合融小浪底医养社区等大型文旅项目。新评定泰山、花石为国家3A,栗树沟为国家2A级景区。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命名坡头镇、邵原镇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邵原镇、五龙口镇、下冶镇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俏花匠花园、清鸿源农业休闲观光园、广稷农业发展有公司思礼桃花源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大峪镇偏看村、下冶镇陶山村、思礼镇水洪池村、下冶镇大岭村、坡头镇郝山村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五是创意成为老家河南第一批走红的城市。以省文化和旅游厅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为平台,持续举办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启动仪式、大咖采风、培训会等活动,掀起全民新媒体宣传热潮,“愚公故里 传奇济源”平台总传播量达4.06亿次,今日头条官方话题“去看更大的济源”传播量达1025万,讨论5316次,抖音总视频数达2.2万个,总传播量达3.96亿次。引发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浪、搜狐等众多媒体关注报道,网络搜索相关报道量达140余万。8月,王屋山游客增幅1280%。济源荣获“老家河南突出贡献单位”,济源本土作者“济源旅游”荣获视频作品铜杯,李庆军、席方荣膺“老家河南优秀传播个人”,“老家河南”优秀传播者李庆军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特聘为“老家河南”文旅创作者。利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塑造旅游形象品牌。在CCTV-1、CCTV-新闻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等栏目,推出展示“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旅游形象;在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百度、新浪、搜狐、腾讯等媒体进行济源旅游专版形象宣传,实时发布重大活动及政策,推出济源经典山水游、传奇文化体验游、黄河太行风情游、全域胜景体验游、愚公移山精神研学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同程旅游平台,开展专题旅游活动,构建全域旅游旗舰馆等。利用郑州、北京等地的机场、高铁、地铁、客运等交通网络,构建立体宣传框架。
六是原创推出一批接地气的文艺精品力作。全省10大重点剧目之一扶贫豫剧《山路弯弯》重新完成提升,12月10日成功首演,500余名扶贫干部及家属现场观看深受鼓舞;推出济源首部大型历史情景剧《商山四皓》;配合主题教育和廉政建设,推出廉政豫剧《青石湾》;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222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42场、“戏曲进校园”活动124场、“百姓宣讲直通车”演出40场、“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巡演60场。
七是传承弘扬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第八批国保文物申报成果喜人,2处文物大许二仙庙、轵城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稳步推进国保文物修缮,济水东西二源的济渎庙消防工程顺利完工通过初验;柴庄延庆寺维修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扫尾。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原女娲神话群”抢救性保护,在邵原镇建成展厅,申报“愚公移山传说”正在参选国家级非遗项目。“让文物活起来”活动两次走进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我有传家宝》栏目,讲述愚公移山精神原发地济源故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央视两次重播。推进2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联网监控平台工程建设,工程完成合同签订,即将开工;省保文物维修工程进展顺利,北勋石佛寺二期维修工程、南姚汤帝庙维修工程顺利完工;完成省级非遗项目“白棉纸制作技艺”抢救性保护,在克井镇建成展厅;省级非遗项目“黄河船工号子”应邀赴云南楚雄、江苏扬州等地进行展演。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发掘柴庄遗址3000平方米,为济源境内一次性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发现成建制的商周时代大型聚落。利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开展了“考古杯”书法美术作品展、“文物直通车”、“小小讲解员”、文物研学旅行、“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等系列活动。12月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来济源调研,对济源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2020年重点工作
一是实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政策引领和发展指导。跟踪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以及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物保护利用3个省级专题规划,将济水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积极融入省级大盘子。启动编制济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济源“十四五”文旅产业规划、济源黄河文化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更多规范文旅行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并落实到位,指导文旅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全方位改善服务体验。加快布局文旅新兴业态,引导企业拉长“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各种“文旅+”产业链条。推动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文旅、民宿等特色经济,努力实现旅游富民。进一步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把点连成线,让线组成片,加快建设各类文旅产业特色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引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文旅企业。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引导本地文旅企业抱团发展、合并做强,形成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二是实施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工程。推进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2020年将完成各镇、街道分馆全覆盖;旅游服务优质化,新建14座旅游厕所,制定旅游厕所、驿站等管理规范及奖惩办法;按照《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豫公共文旅〔2020〕1号),作为全省3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推进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探索推出支付宝和微信双端小程序的市级文旅平台;加大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力度,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
三是实施精品文旅项目融合工程。编写《黄河文化济源篇》,总投资600亿元,谋划建设愚公移山精神文化产业园、济源篮球小镇、河清生态康养文化产业园等16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提速王屋山国家5A级景区和小浪底北岸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动承留镇花石村、坡头镇栗树沟、马场村、大峪镇偏看村创建3A级村落景区,打造邵原镇清泓源、思礼镇云潭山庄休闲观光园,大峪镇王庄、偏看、王屋镇迎门乡村旅游特色村。
四是实施文旅品牌建设工程。疫情期间落实好文旅营销扶持政策,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治水文化(治理黄河、小浪底工程、治理济水、五龙口水利工程等)、愚公移山、河清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讲好济源黄河故事,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唱响济源声音。创新营销,引流客源,重点开拓郑州和洛阳客源地市场;深入开展“愚公故里 传奇济源”品牌巡回推介活动;加大与主流媒体的公关力度,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创新拓展营销渠道,与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加大合作力度,与携程、同程、马蜂窝、飞猪等新兴商业平台联合推出高端休闲游,提高旅游产品数量和质量。创新谋划丰富多彩的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指导各景区和乡镇,春季以花为媒“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点燃春季旅游市场,夏季以美食、采摘、民俗活动、事件营销搅热暑期旅游市场,秋季以赏叶采摘为契机,打造“王屋山红叶节”品牌。
五是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围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创作文艺作品,弘扬正能量。推动戏剧《山路弯弯》申报“五个一工程”奖,积极参加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和第九届黄河戏剧节,力争获得优异成绩;推动《青石湾》、《黄河船工号子》等文艺精品全国巡演;组织开展好“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结合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旅游节庆等开展演出,进一步激活“文艺+旅游”经济。
六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制定出台济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完成柴庄延庆寺的整体维修工程;推进南姚关帝庙汤帝庙、迎恩宫及南天门维修工程;做好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和二仙庙修缮方案设计;有序推进柴庄遗址保护研究,对接省里准备启动原城遗址调查勘探工作;实施全市2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联网监控平台建设;跟踪做好“愚公移山神话”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工作,启动济水文化申遗研讨工作,认真筛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筹备济水文化研讨会,与市老科协合作,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济水文化开展高端学术研讨,争取在全国形成重大影响。
七是实施文旅市场环境净化工程。有序做好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和文旅企业复工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落实河南省新出台的旅游条例;按照国家、省、市统一步骤安排,整合文化、旅游、文物、广播电视等行政执法职能;完善相关机制,探索形成统一的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行使行政执法职责;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示范点打造、“红黑榜”、网格化监管等强力手段,全面净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做好文化、旅游、文物、广播电视等行政审批工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空间。
八是实施文旅人才发展战略工程。制定全市文旅人才队伍专项培训计划;与组织部结合,制定全市领导干部文旅知识能力培训计划;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文旅队伍;加强对文旅企业的培训力度,让企业吃透行业政策;举办导游员大赛、酒店服务人员大赛等,为文旅企业培养一批拔尖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