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示范区文广旅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楼书记“七个作示范”指示精神,持续擦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金字招牌,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建引领,打造文旅品牌。筹备召开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启动王屋山5A景区创建工作;开展2023年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等省级品牌荣誉创建申报工作,大沟河村、双房村等6个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坡头镇郝山印象被评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开展“春雨工程”志愿服务边疆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哈密市成功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春雨工程”优秀项目。
(二)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成功举办2023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世界小姐共谱“文化黄河·山水济源”新华章暨“金秋王屋”旅游季活动,其中“金秋王屋”旅游季活动登陆郑州、焦作等多个城市热搜;推进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济源坤彤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两件文创产品分别荣获2023河南省旅游商品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王屋老街和牡丹园成功创建河南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进9个河南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实施;推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留庄民兵营展览馆、夏都古城等30余个新建文旅项目;续建济水源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济源市冰雪运动健身馆等13个文旅项目。
(四)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完成2022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迎检工作,其中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取得全省优秀等次并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00万元;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清趣园社区文化合作社等5家文化合作社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制作线上艺术普及课发布479场,线上预约活动票数10833张。
(五)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延庆寺塔抢险修缮和原城遗址保护规划立项工作;开展革命文物调研工作,为下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提供重要依据;完成阳台宫、济渎庙等6处文保单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六)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执法力度。联合多地市、多部门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提升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执法业务集中培训,与广西河池市开展对口交流协作,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文旅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依靠国家和省级资金,地方财政配套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对各文旅企业未能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对文旅事业发展带来一定困扰。
(二)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有待强化。济源市图书馆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校地合并建设,在上下联动、发挥作用方面很难做到协调统一,影响各项荣誉的创建和保牌争优;博物馆系原图书馆改建,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任务需要。。
(三)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旅从业人员中“高精尖”人才匮乏,在文旅营销策划、戏曲表演、文物非遗保护、文艺作品创作等方面也缺乏专业人才。
三、2024年工作谋划
(一)坚定不移打好王屋山5A景区创建攻坚战。推动王屋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重点工作和工作重心,也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在创建工作中,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水平做好策划。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整体协同的强大合力。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推动王屋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坚定不移谱写康养旅游结合作示范的济源篇章。以项目为引领,推进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济源市冰雪运动健身馆等重大文旅项目,打造第一洞天康养集群和那些年·小镇生态民宿康养度假基地;以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加速乡村康养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全域全面振兴。
(三)坚定不移在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创新突破。以王屋山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双创”工作为抓手,推动济水源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西霞湖生态文旅开发项目(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王屋老街、牡丹园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形成更多文旅消费热点;做精做强“文旅+”文章,推动文旅文创产业迭代升级。
(四)坚定不移扛牢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荣誉和担当。研究出台济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文化驿站”建设,通过与银行、学校、商超、小区等合作打造嵌入式“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随时可享的文化服务;以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打造一批“美好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开展“一镇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和发展乡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以承办“戏曲村超”、“乡村文采会”全省试点为契机,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五)坚定不移抓好“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与创新。出台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总要求,加快推进文物文旅融合,实现文物价值。加大济渎庙片区、轵国故城片区、王屋山片区、市博物馆的文物利用展示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文物走近群众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形式、新业态,提高示范区文化和文物影响力。
(六)坚定不移繁荣“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文化文艺市场。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结合“豫出彩·一起来”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创新开展以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为核心的“春满中原”、“中原文化大舞台”、“群众合唱大赛”、“四季村晚”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利用文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场所,开设公益文化夜校,点亮济源“夜生活”。